尿酸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排尿异常、皮下结节等症状。尿酸高可能与遗传因素、高嘌呤饮食、肾功能异常、代谢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尿频尿急、痛风石形成等症状。尿酸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药物治疗、碱化尿液、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关节疼痛
尿酸高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疼痛伴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能与过量摄入海鲜、饮酒等因素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发作间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
2、排尿异常
持续高尿酸可能形成尿路结石,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结石梗阻时可能引发肾绞痛,伴随恶心呕吐。与长期饮水不足、高草酸饮食相关。确诊需进行尿液分析和泌尿系超声检查。治疗可选用枸橼酸钾颗粒碱化尿液,配合排石颗粒促进结石排出。严重梗阻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3、皮下结节
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在耳廓、肘部等部位出现痛风石,为黄白色皮下结节。结节破溃后可能排出白色粉笔末样物质,易继发感染。与病程超过5年且血尿酸超过540μmol/L相关。需通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控制尿酸水平,合并感染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巨大痛风石影响功能时可手术切除。
4、代谢紊乱
长期尿酸高常伴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机制相关,表现为体重增加、乏力嗜睡。需监测血压血糖,控制每日嘌呤摄入低于300mg。可配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5、肾功能损害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间质可能导致慢性尿酸性肾病,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晚期出现水肿贫血。与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相关。需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治疗选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配合黄葵胶囊保护肾功能。终末期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尿酸高患者需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建议选择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肥胖者应逐步减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数值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出现关节剧痛或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或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