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颈项强直等。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
1、发热
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与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需警惕病情进展。临床常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辅助退热,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头痛
头痛常表现为全头胀痛或前额部剧烈疼痛,咳嗽或低头时加重,可能与脑膜受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部分患者头痛呈持续性,普通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效果有限。头痛伴随发热时,需与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鉴别。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或视物模糊,提示可能存在严重颅内高压。
3、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早期出现与头痛相关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这种症状源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或前庭系统受累所致。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解决根本病因。持续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4、精神行为异常
部分患者表现为嗜睡、烦躁、记忆力减退或定向力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或攻击行为。这些症状反映病毒对颞叶、边缘系统的损害,需与精神疾病鉴别。奥氮平片等药物可控制急性精神症状,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掩盖病情变化。家属应记录异常行为发生时间和特点以供医生评估。
5、颈项强直
体检时可见颈部抵抗感,被动屈颈时疼痛明显,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患者常采取保护性体位避免颈部活动,可能伴随克氏征或布氏征阳性。颈项强直提示脑膜受累,需通过腰椎穿刺明确诊断。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可用于降低颅内压,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病毒性脑炎患者应保持安静卧床,避免声光刺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少量多餐。恢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卡片练习、简单计算等。若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