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视网膜病变能否治好取决于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多数早期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或改善,但部分不可逆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代谢性或退行性病变,早期通过激光光凝、抗VEGF药物注射可有效延缓进展。视网膜静脉阻塞在发病3个月内接受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治疗,超过一半患者视力可提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自限性,多数3-6个月自行恢复。对于视网膜脱离,72小时内手术复位成功率可达90%,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光细胞不可逆死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阈值期前进行冷冻或激光治疗,可降低严重视力障碍概率。
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基因治疗仅对特定突变类型有效。Stargardt病等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以延缓进展为主。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某些中毒性视网膜病变造成的视细胞凋亡不可逆转。对于全层黄斑裂孔、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使手术干预也可能仅保留残余视力。某些脉络膜黑色素瘤保眼治疗后仍存在复发转移风险。
建议确诊后立即到眼科进行荧光血管造影、OCT等检查,每3-6个月复查监测进展。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每日补充叶黄素和锌制剂,避免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使用滤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用眼距离。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需24小时内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