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寒性脓肿、神经功能障碍等局部表现。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
1、低热
脊柱结核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低热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可能伴有面色潮红、食欲减退等表现。建议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
2、盗汗
盗汗是脊柱结核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严重者可浸湿衣物。盗汗可能与结核毒素刺激自主神经系统有关。患者可能伴有心悸、乏力等不适。建议保持床单被褥干燥清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结核治疗。
3、局部疼痛
脊柱结核可引起病变部位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疼痛多位于胸椎或腰椎,可能与椎体破坏、神经受压有关。患者常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同时需配合抗结核治疗。
4、活动受限
脊柱结核可导致脊柱活动度明显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弯腰、转身困难等症状。活动受限多与椎体破坏、肌肉痉挛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行走障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
5、脊柱畸形
晚期脊柱结核患者可能出现驼背等脊柱畸形,多由椎体严重破坏、塌陷所致。畸形程度与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可能伴有身高变矮、胸廓变形等表现。轻度畸形可通过支具矫正,严重畸形需考虑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保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定期复查脊柱X线或MRI以评估治疗效果。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时需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