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常见症状主要有腰部酸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肌肉僵硬、反复发作等。腰肌劳损多因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或急性损伤未彻底恢复导致,需结合症状特点与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腰部酸痛
腰部持续性钝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多位于腰骶部或两侧腰肌区域。久坐久站后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疼痛可能向臀部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放射性疼痛不同。寒冷潮湿环境或疲劳时症状明显,热敷或按摩后有所改善。
2、活动受限
腰部前屈后伸或旋转动作时出现牵拉感,严重时影响日常活动如弯腰系鞋带。急性期患者常保持被动体位以减轻疼痛,可能出现起床翻身困难。症状较轻者仅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时不适,如长时间开车后下车动作僵硬。
3、局部压痛
腰肌附着点或肌腹处存在明确压痛点,按压时可诱发典型疼痛。常见压痛部位包括第三腰椎横突、髂嵴后部及骶棘肌走行区域。部分患者存在激痛点,按压时疼痛可向周围扩散,但无神经根受压表现。
4、肌肉僵硬
晨起或久坐后腰部肌肉紧张发硬,活动后逐渐缓解。触诊可发现患侧竖脊肌张力增高,严重者可见肌肉痉挛性结节。肌肉保护性收缩可能导致腰椎生理曲度变直,但X线检查无骨质异常。
5、反复发作
症状常因劳累、受凉等因素诱发,具有慢性迁延特点。发作期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但易复发。病史较长者可能出现腰背部肌肉代偿性增生,表现为腰部轮廓增厚。
腰肌劳损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变换体位并做腰部伸展运动。睡眠选择硬板床,可配合使用护腰支具分散压力。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局部热敷,但温度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建议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腰背肌锻炼,增强肌肉耐力。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需及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