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二胎需重点关注子宫破裂风险,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孕前评估、孕期监测、分娩方式选择、产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妊娠计划。
1、孕前评估
计划妊娠前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测量瘢痕处肌层厚度。若存在瘢痕憩室或肌层厚度不足3毫米,可能需先行宫腔镜或腹腔镜修补手术。同时应排查前次剖宫产指征是否仍存在,如骨盆狭窄等解剖因素。
2、孕期监测
妊娠早期需确认孕囊着床位置,排除瘢痕妊娠。中晚期每4周进行超声监测瘢痕厚度变化,32周后缩短至每2周一次。出现异常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子宫破裂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建议自数胎动并记录宫缩频率。
3、分娩方式
经阴道试产需严格符合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等条件,且医院需有紧急剖宫产能力。多数情况下建议择期剖宫产,手术时间一般安排在孕39周。两次剖宫产间隔应大于18个月,若不足需评估子宫下段肌层连续性。
4、产后护理
术后需加强宫缩剂使用预防出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早期下床活动时避免腹压骤增,使用腹带减轻切口张力。哺乳姿势建议采用橄榄球式抱姿,减少腹部受压。切口愈合期间禁止盆浴及剧烈运动。
5、并发症预防
重点关注胎盘异常附着风险,尤其前次为子宫纵切口者。妊娠期需控制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以内,降低巨大儿概率。合并贫血应及时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出现不明原因胎心异常需警惕子宫破裂可能。
疤痕子宫孕妇应建立专属产检档案,选择具备多学科团队的医院建档。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西蓝花等。出现宫缩频繁、切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即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