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梅毒主要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筛查和及时治疗四个步骤实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1、避免高危行为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是预防梅毒的关键措施。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关系,拒绝无保护性行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高危性行为包括无保护阴道交、肛交及口交。性活跃人群应固定性伴侣并相互确认健康状况,吸毒者需杜绝共用注射器。
2、正确使用安全套
乳胶安全套可有效阻隔梅毒螺旋体传播,需全程规范使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套,注意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使用时排除顶端空气,避免滑脱或破裂。安全套对阴部溃疡覆盖不到的区域防护有限,故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预防措施。
3、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应每3-6个月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孕期女性需在孕早期、孕晚期各筛查一次,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是常用检测方法。同性性行为者、商业性工作者、HIV感染者等更需加强监测,早发现可阻断疾病传播链。
4、及时治疗
确诊后应立即接受规范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可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片或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直至医生确认治愈,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完成疗程后需定期复查血清滴度至转为阴性。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公共浴具。接触疑似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被污染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孕妇确诊梅毒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出现硬下疳、皮疹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到皮肤性病科就诊并告知性接触史。建立安全性行为观念,了解梅毒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是长期有效防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