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危害较大,可能引发肾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慢性肾炎的三大危害主要有肾功能进行性减退、高血压及心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慢性肾炎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减弱。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素氮积累等症状。长期肾功能减退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最终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治疗需控制蛋白尿,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黄葵胶囊等。同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高血压及心血管并发症
慢性肾炎患者常伴随肾性高血压,由于肾脏调节水钠平衡功能受损导致。长期高血压可能诱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并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血压控制。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肾脏调节功能受损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或呼吸深快等症状。严重电解质紊乱可能危及生命。治疗需根据具体紊乱类型调整,如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纠正高钾血症,碳酸氢钠片改善酸中毒。日常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
慢性肾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和血压等指标。饮食上建议低盐、优质低蛋白,避免高磷高钾食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严重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对疾病控制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