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吞咽障碍有哪些类型
发布于 2025/07/14 11:16
发布于 2025/07/14 11:16
老年人吞咽障碍主要有神经性吞咽障碍、机械性吞咽障碍、功能性吞咽障碍、食管性吞咽障碍和口咽性吞咽障碍五种类型。
神经性吞咽障碍通常由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表现为吞咽反射延迟或消失。患者可能出现饮水呛咳、食物滞留口腔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吞咽功能训练。
机械性吞咽障碍多因咽喉肿瘤、甲状腺肿大等占位性病变导致,常见症状为吞咽疼痛、进食梗阻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病灶或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缓解炎症。日常建议选择软质或流质饮食。
功能性吞咽障碍常见于老年肌少症患者,因咽喉肌群退化导致吞咽无力。典型表现为进食时间延长、需多次吞咽。可通过吞咽造影检查确诊,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如舌肌抗阻训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等营养补充剂。
食管性吞咽障碍主要由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引起,症状包括胸骨后堵塞感、反酸等。诊断需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日常应避免平卧进食。
口咽性吞咽障碍常见于口腔干燥综合征、龋齿缺损等口腔疾病患者,表现为食物咀嚼困难、吞咽启动延迟。需保持口腔湿润清洁,治疗原发口腔疾病,可使用人工唾液喷雾缓解干燥症状。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
老年人出现吞咽障碍应及时就医明确类型,日常进食需保持坐位,食物应加工成糊状或泥状。照料者需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进行口腔护理,监测营养状况。避免进食黏性过大或颗粒状食物,每口食物量控制在5毫升左右,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
上一篇 : 做完双眼皮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 : 抽血查孕酮大量喝水有影响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