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毛玻璃样改变是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出现的一种模糊的、均匀的密度增高影,类似毛玻璃的透光性降低表现。这种改变可能与肺部炎症、肺水肿、间质性肺疾病、早期肺癌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肺部毛玻璃样改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组织密度轻度增高,但仍能透过其看到支气管和血管结构。这种改变通常提示肺泡内气体被部分替代,或肺泡间隔增厚。常见于肺部感染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也可能由非感染性因素如过敏性肺炎、肺出血或吸入性损伤引起。部分患者可能因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出现此类改变,少数情况下与早期肺腺癌相关。
持续性或进展性肺部毛玻璃样改变需警惕肿瘤性病变,尤其是当病灶呈现结节状或不规则形态时。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罕见疾病也可表现为弥漫性毛玻璃影。部分患者在胸部CT复查时可能发现毛玻璃影自行消退,这种情况多与一过性炎症或肺水肿有关。
建议出现肺部毛玻璃样改变的患者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可适当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改善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困难加重。日常注意监测体温和咳嗽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咯血或活动后气促明显,应及时复查胸部CT并就诊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