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细菌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发热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症状。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部分患者发热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常规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佳。
2、头痛
头痛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剧烈、持续的头部胀痛。头痛部位多位于前额或全头部,可能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头痛在低头或活动时可能加剧,常伴有恶心感。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非特异性症状。头痛程度与颅内压升高程度相关。
3、呕吐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常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可能反复发作。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婴幼儿呕吐可能更为频繁,容易导致脱水。呕吐常伴随头痛、发热等症状同时出现。
4、颈项强直
颈项强直是脑膜刺激征的主要表现,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有明显抵抗。检查时可发现克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隆起、头围增大等。颈项强直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能出现角弓反张。这是与其他类型头痛鉴别的重要体征。
5、意识障碍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意识改变提示病情严重,可能伴随抽搐、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意识障碍与脑实质受累、颅内压增高有关,是预后不良的征兆。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水分摄入。密切观察体温、意识状态等变化,遵医嘱按时服药。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