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常见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腹痛腹胀
腹痛腹胀是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腹膜受到牵拉刺激。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可伴随明显的腹部膨隆。患者常因疼痛无法平卧,需采取半坐卧位缓解症状。腹腔内压监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当腹内压超过12毫米汞柱时需警惕该病。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源于膈肌上抬压迫胸腔,表现为呼吸急促、浅快。随着腹内压持续升高,肺顺应性下降导致通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低氧血症,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评估呼吸功能受损程度。
3、少尿或无尿
少尿或无尿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因腹腔高压导致肾静脉受压、肾灌注减少。尿量通常少于0.5毫升/公斤/小时,可能伴随血肌酐升高。留置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是重要评估手段,必要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4、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提示循环功能障碍,由于下腔静脉受压导致回心血量减少。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中心静脉压监测显示数值偏低,需快速补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5、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反映肠道蠕动功能抑制,因肠系膜血管受压导致肠道缺血。腹部听诊1分钟未闻及肠鸣音具有诊断意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排便排气停止,严重者可发生肠坏死,需急诊手术干预。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用力排便。建议采用半卧位减轻膈肌压迫,监测生命体征和出入量变化。饮食上初期需禁食,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医疗团队会根据腹内压数值采取减压措施,包括腹腔穿刺引流或开腹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