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和膀胱肿瘤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进行区分。腺性膀胱炎属于慢性炎症反应,膀胱肿瘤则多为恶性增生性疾病,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腺性膀胱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感持续存在但程度较轻,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但无血尿。膀胱镜下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伴滤泡样改变,病理活检显示腺上皮化生伴炎性细胞浸润。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膀胱肿瘤患者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可能伴随排尿困难或腰痛。超声检查可见膀胱壁实质性占位,CT扫描能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膀胱镜下可见菜花样或乳头状新生物,病理活检可确诊为尿路上皮癌或其他类型肿瘤。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必要时联合吉西他滨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出现血尿或持续排尿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泌尿系统专项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泌尿系超声筛查。两类疾病早期症状存在交叉,最终鉴别必须依靠膀胱镜检及病理诊断,不可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