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与霉菌性尿道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原体、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起,霉菌性尿道炎则多由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导致。
一、病原体差异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类型。霉菌性尿道炎的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真菌通过破坏尿道黏膜屏障引发炎症。
二、症状特点
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刺痒、尿频及少量稀薄分泌物,晨起时尿道口可见黏液状分泌物。霉菌性尿道炎以尿道灼痛、豆腐渣样分泌物为特征,可能伴随会阴部瘙痒,女性患者常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三、诊断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需通过尿道分泌物核酸扩增检测或衣原体培养确诊。霉菌性尿道炎依赖分泌物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检测血糖水平。
四、治疗原则
非淋菌性尿道炎首选多西环素片或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霉菌性尿道炎采用氟康唑胶囊或制霉菌素阴道栓剂抗真菌治疗,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
五、预防措施
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规范性行为并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毛巾。霉菌性尿道炎预防需减少抗生素滥用,保持会阴干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穿棉质透气内裤。
两类尿道炎均需避免自行用药,非淋菌性尿道炎未规范治疗可能继发附睾炎或盆腔炎,霉菌性尿道炎易反复发作。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出现排尿异常或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至泌尿外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完成全程治疗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