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可能由肺动脉高压、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胸部外伤等因素引起。轻度反流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进展。
1、肺动脉高压
长期肺动脉压力升高可导致瓣环扩张,使肺动脉瓣闭合不全。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脏超声显示右心室扩大。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安立生坦片、波生坦片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2、先天性瓣膜异常
瓣叶发育缺陷或瓣环过大会造成关闭不全,常见于二叶式肺动脉瓣畸形。多数儿童期无症状,成年后可能出现心悸,需通过心脏彩超确诊。若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可暂不处理,严重者需行瓣膜成形术。
3、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瓣膜炎症可导致瓣叶增厚挛缩。患者有风湿热病史,可能伴关节疼痛,听诊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急性期需注射苄星青霉素,慢性期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侵蚀瓣膜会引起穿孔或赘生物形成。表现为持续发热、皮肤瘀点,血培养可见病原体。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6周,合并心力衰竭时需手术清创。
5、胸部外伤
暴力撞击可能导致瓣膜腱索断裂,多见于交通事故。急性期会出现胸痛、咯血,CT可见纵隔血肿。轻度反流可观察,合并心脏压塞需紧急心包穿刺。
发现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应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控制血压在120/80mmHg以下。若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右心衰竭表现,需立即心内科就诊。妊娠期患者需加强胎儿心脏监测,部分病例分娩后反流可自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