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后未出血但有瘀血通常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即使未见明显出血,皮下瘀血仍提示可能存在微小伤口。
狂犬病是致死率接近100%的急性传染病,暴露后预防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的情况均需接种疫苗。瘀血表明皮下组织受损,病毒可能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体内。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明确将此类情况列为Ⅱ级暴露,需立即清洗伤口并全程接种疫苗。若咬伤犬只无法追踪或未接种疫苗,还需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极少数情况下,如能确认伤人动物已规范接种狂犬疫苗且观察期内健康存活,经专业评估后可暂不接种。但动物接种状态常难以核实,且潜伏期可能无异常表现。部分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即使微小暴露也可能快速发病,必须严格接种。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所有狂犬疫苗需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5针接种,不可中断。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若出现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建议同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防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