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失代偿患者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7/14 15:58

肝功能失代偿患者是指肝脏因慢性疾病导致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生理代谢的状态。主要表现有腹水、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

1、病因机制

肝功能失代偿多由肝硬化进展引起,长期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损伤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当剩余健康肝细胞不足代偿时,即进入失代偿期。其他病因包括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等。

2、典型症状

腹水是最常见的体征,因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因肝脏无法代谢胆红素所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见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有关。肝性脑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扑翼样震颤,源于血氨等毒素蓄积影响大脑功能。

3、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能显示肝脏形态改变、门静脉增宽和腹水。肝弹性检测可评估纤维化程度。必要时需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病因。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临床治疗

针对腹水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者行腹腔穿刺放液。肝性脑病常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必要时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控制,必要时内镜下止血。终末期患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5、日常管理

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出现嗜睡、行为异常等脑病前兆应及时就医。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

肝功能失代偿患者需长期随访治疗,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为原则,避免坚硬粗糙食物损伤曲张静脉。每日适当活动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家属需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方法,患者外出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保持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