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膀胱镜表现主要有黏膜异常隆起、菜花样肿物、乳头状增生、溃疡性病变及血管异常增生等。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肿瘤形态、位置及范围。
1、黏膜异常隆起
膀胱镜下可见局部黏膜呈丘疹样或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或粗糙,颜色多呈粉红至暗红色。此类表现常见于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或化学物质刺激有关。患者可能伴随无痛性肉眼血尿,需通过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2、菜花样肿物
典型表现为基底较宽、表面分叶状的肿瘤,形似菜花,常呈团块状生长。菜花样肿物多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易发生肌层浸润。检查时可见肿瘤表面坏死出血,周围黏膜血管迂曲扩张。此类患者需进一步进行CT尿路造影评估浸润深度。
3、乳头状增生
可见细长绒毛状或指状突起,单个或多个簇状分布,质地脆嫩易出血。乳头状肿瘤常见于低级别非浸润性癌,可能与慢性膀胱炎反复刺激相关。镜下可见瘤体随冲洗液飘动,基底较少浸润,但存在多灶性生长倾向。
4、溃疡性病变
表现为黏膜缺损伴边缘不规则隆起,底部覆有坏死组织或血痂。溃疡型肿瘤多为浸润性癌晚期表现,常伴肌层深度侵犯。膀胱镜下可见溃疡周边黏膜僵硬,血管中断现象明显,需警惕淋巴结转移可能。
5、血管异常增生
肿瘤表面及周围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呈蜘蛛网状分布,血管走行紊乱且脆性增加。血管异常提示肿瘤活性较高,常见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窄带成像技术可增强血管显影,帮助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发现膀胱镜异常表现后应规范进行组织活检,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注射液、羟基喜树碱冻干粉或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接触联苯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患者应严格戒烟。出现血尿症状时须及时复查膀胱镜,监测肿瘤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