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什么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发布于 2025/07/14 16:35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主要与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炎症因子积累、代谢废物蓄积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可能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蛋白质丢失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减少会影响免疫球蛋白合成,削弱体液免疫功能。长期蛋白质丢失还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功能异常,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2、营养不良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加之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缺乏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会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导致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减弱,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3、炎症因子积累

肾脏清除功能下降时,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体内蓄积。这些炎症介质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减少白细胞生成,同时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会消耗免疫资源,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4、代谢废物蓄积

肾功能减退时,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这些尿毒症毒素会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吞噬活性,干扰淋巴细胞DNA合成,降低补体系统活性,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

5、药物副作用

治疗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虽然能控制肾炎进展,但会直接抑制T细胞和B细胞功能。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也可能导致白细胞重新分布,降低炎症反应能力。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体温和感染征象。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但接种前需咨询肾内科医生。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