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起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4 16:38

小儿病毒性脑炎可能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病毒性脑炎是病毒侵入脑实质导致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1、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随后发展为脑膜刺激征。家长需注意孩子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水源。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重症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通过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颞叶脑炎。患儿常见高热、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表现。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口唇疱疹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分散片进行抗病毒治疗,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该病毒原发感染可引起水痘,病毒潜伏后复发可能导致脑炎。患儿在出疹后1-2周可能出现共济失调、定向力障碍等症状。家长需观察水痘患儿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等异常。治疗主要使用阿昔洛韦胶囊,严重者可联合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4、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除腮腺肿大外,可能并发脑膜炎或脑炎。患儿多见头痛、颈强直等症状。家长应确保孩子按时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酌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5、EB病毒感染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引起的脑炎常伴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等症状。家长需避免让孩子与他人共用餐具。治疗可使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合并肝功能异常时需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

预防小儿病毒性脑炎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评估恢复情况。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时,须立即前往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