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掉头发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头皮感染、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脱发与家族遗传有关,如先天性少毛症等。这类脱发通常表现为头发稀疏、生长缓慢,可能伴随指甲或牙齿发育异常。家长需观察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史,并定期带孩子到皮肤科复查。若确诊为遗传性脱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诺地尔酊等外用药物改善症状。
2、营养缺乏
挑食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摄入不足。缺铁性贫血患儿常出现头发干枯易断,锌缺乏可能引发斑秃。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矿物质的食物。严重缺乏时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充剂。
3、头皮感染
头癣等真菌感染会造成局部脱发斑块,伴有头皮屑增多或红肿。细菌性毛囊炎可能导致毛囊永久性损伤。家长发现孩子头皮有异常脱屑或红肿时,应及时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后需按疗程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4、精神压力
学业压力或情绪紧张可能诱发拔毛癖或休止期脱发,表现为无意识拔扯头发或弥漫性脱发。家长需关注孩子心理状态,避免过度训斥,可通过亲子游戏缓解焦虑。症状持续时可咨询心理医生,配合谷维素片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辅助治疗。
5、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导致头发脱落增多,常伴有体重异常变化、畏寒或怕热等症状。家长发现孩子除脱发外还有这些表现时,应尽快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选用温和的儿童专用洗发水,避免过度烫染或扎过紧的发型。每周洗发2-3次为宜,水温保持在38℃以下。梳头时选择宽齿木梳,减少牵拉。保证每日睡眠8-10小时,适当进行跳绳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或持续超过3个月,须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