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控制炎症
控制炎症是克罗恩病治疗的首要原则。炎症活动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加重病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减轻肠道黏膜炎症,泼尼松片可快速控制急性期症状,硫唑嘌呤片有助于维持缓解期病情稳定。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评估药物疗效。
2、缓解症状
缓解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克罗恩病常伴随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问题。腹痛明显时可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腹泻严重者可短期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对于营养不良患者,需通过肠内营养粉剂或肠外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基础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3、预防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是长期管理的关键目标。克罗恩病可能引发肠梗阻、瘘管、脓肿等严重问题。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肠道狭窄或癌变倾向。对于高危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能降低并发症风险。若出现肠穿孔、大出血等急症,需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如肠段切除术或狭窄成形术。
克罗恩病患者需保持低纤维、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急性期应限制剧烈活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医生保持长期随访。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便血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