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扭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4 17:23

踝部扭伤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损伤程度,主要有视诊触诊、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应力试验等方法。

1、视诊触诊

医生通过观察踝关节肿胀程度、皮肤淤青范围及足部姿态初步判断损伤类型,触诊可定位压痛点并评估韧带稳定性。若出现明显畸形或骨擦感,提示可能存在骨折或脱位。该检查无须特殊设备,适合急诊初步筛查。

2、X线检查

对于疑似骨折或严重扭伤患者,需进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该技术能清晰显示胫腓骨远端、距骨等骨性结构异常,但对韧带软组织损伤分辨率有限。临床常用Ottawa踝关节规则判断是否需要拍片,符合标准者需进一步检查。

3、磁共振成像

MRI能多平面显示韧带撕裂程度、软骨损伤及隐匿性骨折,对评估距腓前韧带等深层结构损伤具有优势。检查无辐射但耗时较长,通常用于术前评估或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T2加权像可清晰显示韧带水肿和断裂信号。

4、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可动态观察韧带连续性及关节积液情况,具有实时、无创、低成本特点。检查时通过探头加压能判断韧带松弛度,但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适用于儿童、孕妇等需避免辐射的特殊人群。

5、应力试验

通过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等手法检查评估韧带完整性,需在无痛或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阳性表现为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提示韧带完全断裂。急性期因疼痛肌肉痉挛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肿胀消退后重复测试。

踝部扭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制动休息,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平衡训练等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若持续疼痛超过2周或反复扭伤,需复查排除韧带陈旧性损伤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