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阳性通常提示泌尿生殖系统存在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生殖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间接接触感染。该检测阳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1、传播途径
生殖支原体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性伴侣数量增加会显著提升感染概率。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极少数情况下,接触被污染的毛巾、浴具等也可能发生间接感染。建议感染者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测,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
2、常见症状
男性感染者可能出现尿道刺痛、晨起尿道口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附睾炎。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异常、宫颈充血水肿,部分患者表现为排尿灼热感。约30%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若出现盆腔疼痛、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已发展为盆腔炎性疾病。
3、检测方法
临床常用核酸扩增试验进行检测,包括生殖支原体DNA检测和RNA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部分医疗机构采用培养法,但阳性率较低。血清学抗体检测因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现已较少使用。取样时需避开月经期,采集宫颈管或尿道分泌物送检。
4、治疗原则
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无须治疗,但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患者等特殊人群需干预。有症状者可选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胶囊等抗生素,耐药菌株可改用莫西沙星片。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性伴侣应同步治疗以防重复感染。
5、并发症风险
未经治疗的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女性患者可能发生输卵管粘连、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妊娠期感染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部分研究显示其与反应性关节炎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确诊生殖支原体阳性后应避免过度焦虑,但需重视规范治疗。日常需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衣。治疗期间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尿冲洗尿道,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或泌尿系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并发症。若治疗后症状持续或复发,需进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