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癌与龟头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恶性肿瘤,后者多为感染或炎症反应。主要区别包括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
1、病因差异
龟头炎通常由细菌、真菌感染或物理刺激引起,如白色念珠菌、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或局部卫生不良导致。龟头癌则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包皮垢长期刺激、吸烟等因素相关,属于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类型。
2、症状对比
龟头炎表现为红肿、瘙痒、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溃疡或皮疹,症状多呈急性发作。龟头癌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无痛性硬结、菜花样肿物、溃烂出血,病灶边界不清且逐渐增大。
3、检查方法
龟头炎通过分泌物镜检、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必要时行皮肤活检。龟头癌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可能需配合影像学评估转移情况。
4、治疗原则
龟头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如克霉唑乳膏(真菌性)、莫匹罗星软膏(细菌性)。龟头癌需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结合放化疗,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5、预后差异
龟头炎经规范治疗多可痊愈,复发与生活习惯相关。龟头癌预后取决于分期,晚期可能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出现持续溃疡、肿物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误将癌变当作普通炎症延误治疗。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泌尿外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