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的伤口如何护理
发布于 2025/07/14 17:42
发布于 2025/07/14 17:42
肛瘘手术后伤口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促进愈合,主要措施有定期消毒、合理使用敷料、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排便习惯、适度活动。
术后需每日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创面。消毒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吸收渗液,若分泌物较多可增加换药频次。消毒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涂抹药膏或使用偏方处理伤口。
根据渗出液量选择吸收性敷料或水胶体敷料,保持创面湿润环境但避免过度潮湿。肛周皮肤薄弱,更换敷料时需沿伤口平行方向揭开,减少撕脱伤。深部瘘管术后可能放置引流条,须遵医嘱按时更换并记录引流物性状。敷料污染或浸透后应立即更换。
术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步过渡至低渣半流食,2周内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软化粪便,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蒸蛋促进组织修复。忌食易产气豆类或乳制品,减少排便时腹胀对伤口的压力。
便后需用温水冲洗肛周代替厕纸擦拭,可使用便携式肛肠冲洗器。排便时避免久蹲用力,便秘者可遵医嘱短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腹泻患者需及时处理,防止稀便污染伤口。建立每日固定排便时间,减少局部刺激频次。
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后期可逐渐增加床边活动但避免久坐久站。2周内禁止提重物、骑车或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每日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次收缩5-10秒,重复10-15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肛瘘术后恢复期通常需2-4周,期间应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睡眠时侧卧减轻伤口压迫。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体温升高超过38℃,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或愈合不良,须立即返院复查。术后1个月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前,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定期随访至医生确认完全康复。
上一篇 : Kirner畸形和A3型短指症的区别
下一篇 : 右耳后面有个硬疙瘩摸着不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