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过程主要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
潜伏期通常为12-25天,平均18天,此时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已具备传染性。前驱期持续1-2天,可能出现低热、头痛、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症状期以腮腺肿大为特征,多从一侧开始后累及对侧,伴有发热、咀嚼疼痛等症状,持续7-10天。恢复期时肿胀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传染性消失。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污染的物品传播。易感人群感染后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暴发流行。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流行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患者需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5天。出现腮腺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治疗,注意休息并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主,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