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法,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分期有所不同。介入治疗可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但无法根治晚期胰腺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和局部给药抑制癌细胞生长,适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延长生存期并减轻疼痛。射频消融利用高温直接灭活肿瘤组织,对直径较小的病灶效果较好,但可能引起胰瘘或出血。放射性粒子植入将辐射源精准置入肿瘤内部,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需配合影像引导定位。部分患者接受介入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增强疗效,但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新型纳米载药系统正在临床试验中,有望提高药物靶向性。
胰腺癌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避免酒精和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能,但需避免劳累。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体重骤减时须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介入治疗期间可配合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记录不良反应并反馈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