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I/PGII正常值超过20通常提示胃蛋白酶原分泌异常,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等胃部疾病相关。胃蛋白酶原I和II是胃黏膜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比值异常需结合胃镜检查进一步评估。
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反映胃酸分泌功能。当PGI水平升高或PGII水平降低时,比值可能超过20。这种情况常见于胃黏膜炎症早期,胃酸分泌亢进可能导致反酸、烧心等症状。饮食不规律、长期压力等因素可能诱发功能性胃酸分泌异常。建议通过清淡饮食、规律作息进行调理,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胃酸。
胃蛋白酶原II与全胃黏膜状态相关,其水平下降可能反映胃底腺萎缩。当PGII显著降低导致比值升高时,需警惕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这类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餐后腹胀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是该病的常见诱因。确诊需依赖胃镜及病理检查,治疗可选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替普瑞酮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合并感染者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进行根除治疗。
长期PGI/PGII比值异常者应定期监测胃功能,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上腹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须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改善胃黏膜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