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密度不均匀通常指影像学检查中肋骨局部骨组织密度异常,可能由骨质疏松、骨转移瘤、骨折愈合期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引起。建议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骨质疏松是肋骨骨密度不均匀的常见原因,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影像学表现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患者可能伴随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等症状。日常需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颗粒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骨转移瘤多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晚期,影像特征为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常伴随顽固性骨痛、病理性骨折。需通过原发肿瘤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等骨改良药物控制进展。
骨折愈合过程中可出现暂时性骨密度不均,X线显示骨折线周围骨痂形成期密度增高。此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属于良性骨病,多见于青少年,肋骨呈磨玻璃样改变,若压迫神经可考虑行病灶刮除术。对于无明显症状的轻度骨密度不均,建议每6-12个月复查骨密度监测变化。
发现肋骨骨密度不均匀时应完善骨代谢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骨扫描或PET-CT排查恶性病变。日常保持适度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吸烟酗酒等加速骨量流失的行为,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