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14 20:10
发布于 2025/07/14 20:10
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可能与牙周病、龋齿、骨质疏松、外伤、长期磨牙等因素有关。牙齿缺失通常表现为咀嚼困难、发音不清、邻牙倾斜等症状,可通过种植牙、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等方式修复。
牙周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等因素有关。牙周病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牙周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需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和刮治。
龋齿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严重缺损或脱落,可能与糖分摄入过多、口腔清洁不足等因素有关。龋齿通常表现为牙齿黑斑、龋洞、冷热敏感等症状。治疗龋齿需及时进行充填修复,严重时可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玻璃离子水门汀等材料进行干预。
骨质疏松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可能与年龄增长、钙质流失等因素有关。骨质疏松通常表现为全身骨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症状。治疗骨质疏松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同时需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
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折或脱落,可能与跌倒、运动损伤等因素有关。牙齿外伤通常表现为牙齿断裂、移位、松动等症状。治疗牙齿外伤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牙髓治疗、牙冠修复或再植术,必要时可使用复合树脂、全瓷冠等修复材料。
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过度磨损,可能与精神压力、咬合异常等因素有关。磨牙通常表现为晨起颌面酸痛、牙齿敏感、牙冠变短等症状。治疗磨牙可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硝西泮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和绿叶蔬菜,避免过硬或过黏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问题及时治疗。对于已经缺失的牙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避免长期缺牙影响咀嚼功能和邻牙健康。
上一篇 : 割完阑尾总是拉稀怎么回事
下一篇 :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