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15 05:18

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牙齿脱落。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未清洁会导致牙龈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红肿和出血。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邻面菌斑。若发展为牙周炎,需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2、牙结石刺激

钙化的牙菌斑形成牙结石,其粗糙表面会持续刺激牙龈。牙结石多堆积在牙龈缘下方,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定期洁治可清除龈上结石,龈下刮治能去除根面结石。伴有明显炎症时,可配合使用西吡氯铵含片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3、不良修复体

不合适的假牙边缘或充填体悬突会压迫牙龈,造成局部菌斑滞留。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可能导致食物嵌塞,加速牙周组织破坏。出现此类情况需重新调整修复体形态,必要时更换为边缘密合的全冠修复。修复期间可用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炎症。

4、咬合创伤

牙齿排列不齐或夜磨牙会导致咬合力分布异常,长期过大的咬合压力可能损伤牙周膜。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度增加,叩诊疼痛明显。可通过正畸治疗调整咬合关系,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5、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系统疾病会降低牙周组织修复能力。糖尿病患者牙龈微循环障碍,更易发生重度牙周炎。控制原发病是治疗关键,同时需加强牙周维护。可辅助使用替硝唑片或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但须监测血糖变化。

预防牙周炎需每日有效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间隙,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应戒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重度牙周炎。妊娠期妇女更需注意口腔卫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