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了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必要时进行免疫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性鼻炎通常由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冷空气等因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婴儿过敏性鼻炎多由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家长需减少婴儿接触毛绒玩具、地毯等易积尘物品,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花粉吸入。若对动物皮屑过敏,应避免饲养宠物或限制宠物活动区域。定期清洗婴儿床品并使用防螨罩,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概率。
2、保持室内清洁
每日用湿拖把清洁地板,使用吸尘器清理角落灰尘,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抑制霉菌滋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香水,通风时选择花粉浓度较低的时段。婴儿房间可配备空气净化器过滤悬浮颗粒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黏膜。
3、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婴儿专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滴鼻液软化鼻腔分泌物,配合吸鼻器轻柔清除鼻痂。每日1-2次冲洗能缓解鼻黏膜水肿,改善鼻塞症状。操作时需将婴儿头部侧倾,避免呛咳,冲洗后涂抹凡士林保护鼻前庭皮肤。
4、抗组胺药物
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等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对婴儿嗜睡副作用较小。鼻塞严重时短期应用0.05%羟甲唑啉鼻喷剂,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避免自行使用含麻黄碱的复方制剂。
5、免疫治疗
对于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引起的顽固性鼻炎,3岁以上儿童可考虑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该疗法需持续3-5年,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口腔瘙痒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家长应记录婴儿症状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帮助医生判断过敏原。哺乳期母亲需避免食用可能致敏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日常可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但避免盲目使用益生菌或中药调理。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哭闹或喂养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哮喘等并发症。外出时注意为婴儿口鼻保暖,减少温差对鼻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