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和白内障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飞蚊症主要表现为眼前有飘动的黑影,白内障则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
1、病因差异
飞蚊症主要由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引起,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漂浮物投影在视网膜上。白内障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常见诱因包括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两者发病机制无直接关联。
2、症状表现
飞蚊症患者会看到点状、线状或蛛网状的半透明漂浮物,随眼球转动而移动,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通常不影响整体视力。白内障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眩光、色彩饱和度降低,严重时可见瞳孔区灰白色混浊。
3、检查方法
飞蚊症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观察到玻璃体混浊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评估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白内障需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混浊程度,视力表测试显示矫正视力下降,角膜内皮镜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4、治疗方式
生理性飞蚊症无须特殊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或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需根据视力影响程度决定手术时机,常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药物仅能暂时延缓进展。
5、疾病进展
飞蚊症多数属于良性过程,部分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可能减轻,但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增加视网膜裂孔风险。白内障呈不可逆进展,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人工晶状体可终身使用。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飞蚊症患者突然出现闪光感或黑影增多需警惕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患者应避免强光刺激,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两者均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