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恶性肿瘤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诊断。主要有阴道镜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清CA125检测、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
1、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直接观察宫颈及阴道壁病变,配合醋酸试验可发现早期癌变区域。检查时需使用扩阴器暴露宫颈,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无创。该方法对宫颈癌筛查具有较高敏感性,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活检。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和肌层浸润情况,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较高。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探头置于阴道内无辐射伤害。超声可区分肿瘤大小、位置及血流信号,但难以鉴别良恶性。
3、磁共振成像
MRI能多平面显示子宫结构,对判断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最准确。检查时需保持静止20-40分钟,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该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评估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和宫旁扩散范围。
4、血清CA125检测
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相关标志物,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也会升高。需空腹抽血检测,数值超过35U/ml提示异常。该指标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
5、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刮取或吸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是确诊金标准。术前需排除妊娠和急性炎症,可能引起短暂腹痛和出血。活检能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制定。
建议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时及时就医,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完成全面检查评估,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