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需要与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心肌梗死等疾病鉴别。这些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案不同,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初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随后转移至右下腹,与急性胆囊炎的右上腹疼痛容易混淆。急性阑尾炎通常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但无黄疸。体格检查可发现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或CT检查有助于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阑尾为主,常用术式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
2、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可突发剧烈上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与急性胆囊炎相似。患者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穿孔后可能出现板状腹和膈下游离气体。腹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治疗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常用术式包括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术后需配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3、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与急性胆囊炎疼痛部位相近。患者常有胆石症或酗酒史,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腹部CT检查可见胰腺水肿或坏死。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补液为主,严重时需手术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常用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奥曲肽、乌司他丁注射液等。
4、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可引起右上腹绞痛、黄疸和发热,与急性胆囊炎症状重叠。胆总管结石患者黄疸更为明显,肝功能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以内镜下取石为主,常用术式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必要时需手术切开取石。
5、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常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治疗需尽快恢复心肌血流,包括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胆囊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发病期间应禁食油腻食物,恢复期选择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出现持续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胆囊穿孔或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有胆石症病史者应定期随访,必要时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