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齿发黑可能由龋齿、牙釉质发育不全、牙菌斑堆积、外伤或四环素牙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黑斑、缺损或变色。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的疾病,与频繁夜奶、高糖饮食或清洁不足有关。牙齿可出现黑褐色龋洞,伴随冷热敏感。需通过银汞合金充填术或复合树脂填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等。家长需帮助孩子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限制甜食摄入。
2、牙釉质发育不全
牙釉质结构异常导致牙齿表面出现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可能因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或高烧病史导致。牙齿易磨损且对刺激敏感。可采用渗透树脂修复或全冠修复,日常使用含氟泡沫增强牙釉质。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专业涂氟。
3、牙菌斑堆积
长期清洁不彻底导致色素沉积,表现为牙齿邻面或龈缘处的黑色线状斑。可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家长需监督孩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必要时使用菌斑显示剂辅助刷牙。
4、牙齿外伤
跌倒碰撞可能导致牙髓坏死,牙齿逐渐变为灰黑色。需进行根管治疗并安装预成冠,常用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溶液等。家长应检查儿童活动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剧烈运动时发生意外。
5、四环素牙
孕期或8岁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导致牙本质着色,表现为带状或弥漫性灰黑色。可通过冷光美白、瓷贴面修复改善,严重者需全瓷冠修复。家长应注意儿童用药禁忌,避免使用影响牙齿发育的药物。
日常需培养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定期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齿及时干预。饮食上减少碳酸饮料和黏性糖果摄入,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若孩子抗拒刷牙,家长可采用游戏化方式引导,或选择水果味牙膏提高配合度。夜间刷牙后禁止进食,避免奶瓶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