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艾灸疗法、中药外敷等。半身不遂多由中风后气血逆乱、经络阻滞引起,需结合个体证型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根据气血瘀滞或肝肾阴虚等证型选用不同方剂。气血瘀滞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含黄芪、当归、赤芍等成分;肝肾阴虚常用镇肝熄风汤,含牛膝、代赭石等成分。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需配合饮食调理。
2、针灸疗法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常取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增强刺激。初期每日治疗,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针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或局部淤血,需由专业医师操作评估。
3、推拿按摩
运用滚法、揉法疏通患侧经络,重点处理肩髃、环跳等穴位。每日按摩20-30分钟,配合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皮肤破损或骨质疏松者慎用,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4、艾灸疗法
选取气海、关元等穴位温灸,每次15-20分钟。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气血运行,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患者。注意防止烫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灸疗温度和时间。
5、中药外敷
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制成膏剂外敷患肢,常用药物包括红花、乳香、没药等。每日更换敷料,皮肤过敏者应立即停用。外敷可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药物渗透。
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以上,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案。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患肢主动或被动训练。家属需协助记录肢体活动度变化,出现皮肤破损或疼痛加剧时及时就医。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气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