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症状、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刺激引起,表现为眼痒、红肿、流泪等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眼镜,室内定期清洁减少尘螨积聚,避免接触宠物毛发。明确过敏原后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认,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季节性发作患者可在花粉高峰期前预防性使用药物。
2、冷敷缓解症状
用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敷于闭合的眼睑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缓解灼热感和瘙痒症状。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若症状加重需立即停用。
3、抗过敏滴眼液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眼痒和充血症状。色甘酸钠滴眼液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预防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清洁双手,滴药时避免瓶口接触眼睛,两种药物需间隔5分钟使用。
4、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通过抑制外周H1受体减轻全身过敏反应,西替利嗪片可缓解鼻眼关联症状。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合并哮喘患者需谨慎选择药物,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视力下降、眼部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合并感染。春季花粉季节可提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游泳时佩戴密封泳镜防止池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