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牙缝越来越大可能与牙龈萎缩、牙齿移位、牙周疾病、龋齿、不良口腔习惯等因素有关。门牙牙缝增大的常见原因主要有牙龈炎导致的牙龈退缩、牙齿排列异常、长期使用牙签或硬物剔牙、先天性牙齿发育不良、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吸收等。
1、牙龈萎缩
牙龈炎或牙周炎可能导致牙龈组织退化,使牙根暴露并形成黑三角间隙。这类情况常伴随刷牙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牙结石,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必要时可进行牙龈移植手术修复缺损。
2、牙齿移位
缺牙未及时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倾斜,智齿萌出挤压前牙,或正畸治疗后保持器佩戴不足引发复发移位。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伴咬合紊乱。需通过正畸托槽矫正牙齿位置,缺失牙建议选择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
3、牙周疾病
慢性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支持力下降出现扇形移位。典型症状包括牙齿松动、咀嚼无力。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重度骨缺损需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4、龋齿破坏
邻面龋坏导致牙体缺损会直接增大牙缝,常见于糖摄入过多且清洁不足者。可见牙齿邻面黑褐色龋洞,冷热敏感。需去除腐质后使用3M树脂充填,大面积缺损需嵌体修复,同时控制含糖饮食频率。
5、不良习惯
长期用牙签剔牙、咬硬物或舌头顶牙等行为会造成机械性牙龈损伤。建议改用牙线清洁,佩戴咬合垫改善夜磨牙,必要时通过肌肉功能训练纠正异常舌位。儿童期吮指习惯需尽早干预。
日常应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间隙刷清洁,每年进行口腔检查与洁治。避免横向拉锯式刷牙,限制碳酸饮料摄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牙周病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维护。正畸治疗结束后需终身佩戴保持器,夜间使用含氟漱口水有助于预防邻面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