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钙摄入、促进钙排泄、抑制骨吸收、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支持治疗。需根据血钙水平、病因及临床症状综合制定个体化方案。
1、控制钙摄入
减少膳食中高钙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的摄入量,避免使用含钙的维生素D补充剂。对于轻度高钙血症患者,限制每日钙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钙水平。同时应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以稀释血液中的钙离子。
2、促进钙排泄
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扩容利尿,增加尿钙排泄。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等袢利尿剂辅助排钙,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严重高钙血症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治疗,快速清除血中过量钙离子。该措施适用于血钙超过3.5mmol/L的危急情况。
3、抑制骨吸收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钙释放。降钙素鼻喷剂通过抑制骨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发挥速效降钙作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对维生素D中毒或肉芽肿性疾病引起的高钙血症效果显著。
4、治疗原发病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应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结节病等肉芽肿性疾病引起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活动。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钙磷代谢紊乱。
5、对症支持治疗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心电监护防治心律失常。对于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需加强护理防止意外伤害。骨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定期监测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评估疗效。
高钙血症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加重骨钙流失,但应防止跌倒骨折。饮食宜选择低钙高纤维的蔬菜水果,限制动物内脏及海鲜摄入。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钙及肾功能指标。出现多饮多尿、乏力、恶心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长期高钙血症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