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炎症。哺乳期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哺乳期乳腺炎早期出现乳房胀痛时,可用40℃左右温毛巾热敷10-15分钟,配合指腹环形按摩硬块周围。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注意避免用力挤压乳房,哺乳前热敷效果更佳。若皮肤发红发热需停止热敷。
2、排空乳汁
增加哺乳频率是消除乳汁淤积的关键措施。建议每2-3小时哺乳一次,优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夜间需保持规律哺乳,乳汁淤积严重时可尝试不同哺乳姿势。排乳时手法应轻柔,避免加重乳腺损伤。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发热疼痛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中成药如乳癖消片也有助消肿散结。用药期间需观察乳汁颜色变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
4、乳头护理
乳头皲裂时可用羊脂膏涂抹保护,哺乳前后用生理盐水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哺乳内衣,避免摩擦刺激。纠正婴儿含乳姿势,确保包含大部分乳晕。每次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其天然抗菌成分能促进伤口愈合。
5、增强免疫
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剂,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炎症,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体温超过38.5℃需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压迫乳房,哺乳间隙可用卷心菜叶冷敷消肿。饮食宜清淡少油,避免高脂肪汤水加重堵奶。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或硬块增大须及时就诊。治疗期间保持规律哺乳,突然断奶可能加重炎症。注意个人卫生,哺乳前后清洁双手,定期消毒吸奶器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