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体位调整、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症状。急性肺水肿通常由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中毒、高原反应等原因引起。
1、氧疗
氧疗是急性肺水肿的基础治疗措施,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能够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氧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变化。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注射液、硝酸甘油片、吗啡注射液等。呋塞米注射液可快速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硝酸甘油片能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吗啡注射液具有镇静和扩张静脉作用。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3、体位调整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可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这种体位能使下肢血液淤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程度。体位调整简单易行,可作为急救时的临时措施。但需注意避免患者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波动,特别是老年患者。
4、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可保证充分氧合,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氧耗。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能配合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适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或意识障碍患者。机械通气参数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避免气压伤等并发症。
5、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心力衰竭患者需强心利尿;肺部感染者需抗感染治疗;肾功能不全者需透析治疗;中毒患者需解毒处理;高原反应者需迅速转至低海拔地区。病因治疗是解决急性肺水肿的根本措施,需在稳定生命体征后尽快实施。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需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急性肺水肿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上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水肿。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观察水肿消退情况。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诱因、规律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