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带状疱疹则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导致,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差异
普通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发,通过直接皮肤接触传播,常见于口唇或生殖器部位。带状疱疹是潜伏在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多见于免疫力下降人群,病毒沿神经分布引发皮损。
2、症状表现
普通疱疹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伴灼热或刺痛感,病程约7-10天。带状疱疹特征为单侧带状排列的红斑水疱,伴随剧烈神经痛,老年患者可能遗留顽固性后遗神经痛,皮损愈合需2-4周。
3、皮损分布
普通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周、鼻翼或外阴。带状疱疹皮损沿受累神经节段分布,常见于胸背部、头面部,不超过身体正中线。
4、传染性差异
普通疱疹在活动期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疱液直接传播。带状疱疹传染性较低,但未患水痘的接触者可能感染水痘,需避免接触疱液。
5、治疗重点
普通疱疹以抗病毒软膏如阿昔洛韦乳膏为主,严重者口服伐昔洛韦片。带状疱疹需早期系统使用泛昔洛韦胶囊,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控制神经痛,重症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两种疱疹均需注意个人用品隔离消毒,出现发热或皮损扩散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神经修复和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