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在症状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速度、持续时间及伴随表现。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咽痛剧烈、扁桃体充血肿胀伴脓性渗出;慢性扁桃体炎症状反复发作,以咽干、异物感、低热为主,扁桃体表面可见瘢痕或隐窝栓。
1、起病速度
急性扁桃体炎发病迅速,常在受凉或疲劳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体温可快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寒战、头痛等全身反应。慢性扁桃体炎起病隐匿,患者往往无法明确回忆具体发病时间,症状呈渐进性加重。
2、疼痛程度
急性期咽痛剧烈,吞咽时疼痛放射至耳部,严重时影响进食饮水。慢性期以持续性隐痛或灼热感为主,晨起时可能因夜间分泌物刺激出现干呕,但疼痛程度明显轻于急性发作期。
3、发热特点
急性发作时多伴高热,体温波动在38.5-40摄氏度,使用退热药后易反复。慢性炎症仅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多在37.3-37.8摄氏度徘徊,午后可能略有升高,但极少超过38摄氏度。
4、扁桃体外观
急性期可见扁桃体Ⅱ-Ⅲ度肿大,表面覆盖黄白色点状或片状脓苔,腭弓及悬雍垂充血水肿。慢性期扁桃体体积可能缩小,表面凹凸不平,隐窝口扩大并可见乳白色干酪样分泌物,挤压腭舌弓时可有脓栓排出。
5、伴随症状
急性炎症常合并下颌角淋巴结肿痛,儿童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慢性炎症易引发口臭、夜间咳嗽,长期病变可能导致中耳炎、肾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伴有睡眠打鼾或呼吸暂停。
建议保持口腔清洁,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增加水分摄入,慢性反复发作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无论急性或慢性扁桃体炎,若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持续高热或血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盐水漱口、调节室内湿度等方式缓解不适,但频繁发作的慢性病例可能需要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