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包括哪些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7/15 19:39

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隆起、皮下淤血、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1、局部疼痛肿胀

锁骨骨折后由于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骨折断端刺激神经末梢,患者会出现明显疼痛感,触摸或活动患侧上肢时疼痛加剧。骨折部位因出血和炎症反应会出现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早期可采取冰敷缓解肿胀,后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镇痛消炎。

2、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锁骨连续性中断,患者会出现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表现为无法完成上举、外展等动作。部分患者会因疼痛主动限制肩部活动,出现保护性姿势如用健侧手托扶患侧肘部。需通过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可采用八字绷带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复位。

3、畸形隆起

锁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骨折后由于肌肉牵拉作用,骨折端可能出现明显移位,在体表可见异常隆起或凹陷畸形。中段骨折常见近端向上移位,远端向下移位。儿童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成角畸形。明确诊断后需及时复位固定,避免畸形愈合影响肩关节功能。

4、皮下淤血

骨折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至皮下组织形成淤血斑,多表现为骨折处周围皮肤出现青紫色瘀斑。淤血范围可能随时间扩大,伤后2-3天达到高峰。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促进淤血吸收,但需注意排除合并血管损伤的情况。

5、骨擦音或骨擦感

检查时活动患侧上肢,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骨擦音,触摸时可感受到骨擦感,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之一。但不应刻意诱发此体征以免加重损伤。出现该表现需立即制动患肢,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锁骨骨折后应避免患侧上肢负重活动,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轻疼痛。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肩关节活动度。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