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通常不会起疙瘩,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慢性炎症性疾病,与过敏原接触后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典型症状多集中于呼吸系统。
1.喘息
过敏性哮喘患者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狭窄,表现为呼气时高调哮鸣音。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等药物缓解,严重时需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控制炎症反应。
2.气促
因气道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增多,患者出现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轻微活动即可诱发。肺功能检查可见FEV1下降,需长期规律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急性发作时配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扩张支气管。
3.胸闷
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是常见主诉,与气道阻塞导致肺泡通气不足有关。症状可持续数小时,环境温度变化可能加重不适,建议通过峰流速仪监测病情,必要时使用茶碱缓释片改善症状。
4.咳嗽
以干咳为主且夜间显著,可能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需使用信必可都保吸入粉雾剂,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可加用氯雷他定片。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排除胃食管反流等诱因。
5.非典型表现
少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或湿疹,但荨麻疹样疙瘩并非本病直接症状。若合并食物过敏可能出现唇周水肿,此时需排查过敏原并备妥肾上腺素笔。皮肤症状明显者建议完善血清IgE检测。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滋生,雾霾天气佩戴防颗粒物口罩。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调节功能。建议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每年进行肺功能评估监测疾病进展。急性发作时立即远离过敏原并使用急救药物,症状无缓解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