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t病与湿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皮肤疾病,前者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后者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治疗方式:pAget病多与乳腺癌或大汗腺癌相关,表现为单侧乳头或外阴部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伴糜烂;湿疹则通常由过敏或免疫异常引发,呈对称性分布的多形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等)伴剧烈瘙痒。
1、病因差异
pAget病属于皮肤恶性肿瘤,90%以上病例与潜在乳腺癌或大汗腺癌相关,癌细胞沿乳腺导管或表皮内扩散形成特征性病变。湿疹主要由遗传性过敏体质、接触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因素诱发,属于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无癌变风险。
2、症状表现
pAget病好发于单侧乳头、乳晕或外阴部,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可见糜烂、结痂或鳞屑,可能伴随乳头内陷或血性分泌物。湿疹常对称分布于四肢屈侧、面部等部位,急性期表现为密集丘疹、水疱伴渗出,慢性期呈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瘙痒症状显著。
3、诊断方法
pAget病需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镜下可见特征性pAget细胞(大而圆的透明细胞)浸润表皮。湿疹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必要时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辅助判断过敏原,通常无须活检。
4、治疗原则
pAget病需手术切除病灶并行乳腺根治术,晚期患者需联合放疗、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湿疹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为主,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
5、预后差异
pAget病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合并乳腺癌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湿疹虽易复发但可通过避免诱因和规范用药控制症状,不影响远期生存质量。
日常护理方面,pAget病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乳腺及肿瘤标志物,避免局部摩擦刺激。湿疹患者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如凡士林),穿着纯棉衣物,减少热水烫洗。若发现乳头异常脱屑、溃疡或身体固定部位持续红斑,须立即就诊皮肤科或乳腺外科排查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