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
发布于 2025/07/15 20:55
发布于 2025/07/15 20:55
新生儿ABO溶血病可通过血型检测、抗体筛查、溶血指标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胆红素水平测定等方式诊断。该病主要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通过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或外周血进行ABO血型鉴定,若母亲为O型血而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存在血型不合风险。需同步检测母亲Rh血型以排除Rh溶血病,血型检测是诊断的基础步骤。
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母亲血清中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效价超过1:64提示致敏风险。新生儿血清中游离抗体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抗体筛查有助于明确溶血免疫学机制。
检测新生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外周血涂片,血红蛋白低于145g/L、网织红细胞比例超过6%提示溶血。血涂片中出现球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可进一步支持溶血存在。
DAT试验检测新生儿红细胞表面结合的抗体,阳性结果说明存在血型抗体致敏。但ABO溶血病DAT阳性率仅30-50%,阴性不能排除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动态监测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出生24小时内胆红素上升速度超过5mg/dL/天或总胆红素超过同胎龄小时胆红素曲线第95百分位,需警惕溶血性黄疸。
确诊ABO溶血病后应密切监测黄疸进展,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严重贫血需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观察黄疸变化。家长需每日记录新生儿精神状态、喂养量及大小便颜色,发现嗜睡、拒奶等症状立即复诊。保持适宜室温避免低体温加重溶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红细胞损伤。
上一篇 : 打完麻腮风疫苗发烧39.5三天了
下一篇 : 肾上腺功能减退有什么危害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