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以及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
1、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肢体在静止状态下出现节律性抖动,频率为4-6赫兹,常见于手部,呈搓丸样动作。情绪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或消失,睡眠时完全停止。该症状可能与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紊乱有关,需与特发性震颤等疾病鉴别。
2、肌强直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导致的阻力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僵硬。患者常感觉肢体沉重、活动不灵活,被动运动时阻力均匀。这种症状可影响全身肌肉,导致面部表情减少形成面具脸,严重时可能引起关节疼痛和姿势异常。
3、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动作启动困难、运动幅度减小和速度减慢。患者书写时字迹逐渐变小称为小写征,日常活动如穿衣、翻身等耗时明显延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冻结步态,即行走时突然无法迈步。
4、姿势平衡障碍
姿势平衡障碍多出现在疾病中晚期,患者站立时呈前屈姿势,行走时步距缩短、上肢摆动减少,容易因平衡失调而跌倒。转身时需要多步完成,严重时可能发生慌张步态,即越走越快难以止步。这类症状增加跌倒风险,是致残的重要原因。
5、非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抑郁等。部分患者早期即出现嗅觉丧失,睡眠中可能出现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异常行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尿频尿急,认知功能障碍多出现在疾病晚期。
帕金森病的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识别对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规律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改善运动功能,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高蛋白饮食影响左旋多巴吸收。定期随访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评估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适应症。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跌倒。